2009年3月25日

2009.03.10 Les Miserables

Les Misérables
悲慘世界

At Queen's Theatre


Cast:
David Shannon  as  Jean Valjean
Earl Carpenter  as  Javert
Allyson Brown  as  Fantine
Leanne Dobinson  as  Cosette
Nancy Sullivan  as  Eponine
Jon Robyns  as  Marius

不是悲劇

早就該看這齣經典中的經典,不該拖到來倫敦都過了半年。主要是因為某位友人揶揄「你要一個人去看悲慘世界嗎?你真的好悲慘喔!」而遲遲沒有行動... (大笑)
原著小說內容是真的相當悲慘,但此劇卻不是一齣悲劇:
它大量渲染了原著的浪漫主義精神、捨棄了形式上的苦難,它是一齣英雄劇。
打從第一幕開始,浪漫主義的畫面就不斷地從舞台上跳躍出來,舞台的線條勾勒強烈的情感,歌曲鎖定人性、情感、掙扎,劇中的奴隸、勞工、乞丐、婦女、兒童,以及革命,不斷地強化浪漫主義的意象,尤其到了上半場最後一幕的,更是讓我直接透過濕潤的眼眶看到了立體版的《自由領導人民》,當下的感動難以言喻!
誰說音樂劇的商業導向扼殺藝術價值?誰說討好大眾娛樂的表演就不能和 High Culture 相容?
1985年 Fleet Street 的劇評家們真的是太文學本位了!忽視了這個舞台製作中的藝術成分應得的尊重和賞識!


英雄!

劇中最鮮明的元素,當是「英雄」了。
原著本來就是在描寫英雄。雖然 Victor Hugo 寫了一部名為 Les Misérables (法:卑微的人們) 的小說,但其實 those miserable peoeple 的意義只是在襯托幾位在殘敗的社會中、扭曲的人性外仍然屹立的英雄。
英雄才是雨果的最愛。
舞台上抓緊了這個核心價值 (而正好也是觀眾愛看的),在快轉時代演進的同時,不忘放慢節奏、在重點處大肆詠嘆,鐵和血的旋律之後跟隨著主角出自至高道德人性的自我思辯。聽著 Valjean 一次又一次孤獨地吶喊著 "Who am I ?",堅毅的靈魂崩潰後又重建,精彩啊!
在音樂和舞台的渲染之下,很難不讓人受到感動!

Jean Valjean 是雨果筆下的一位完人,道德超人、社會英雄。但他卻不是一開始就是完美之身,他的昇華來自於主教至高道德的轉移,而主教在意義上又是承襲自上帝。所以是上帝讓 Valjean 成為一位完人,上帝也是劇中英雄們最後的依歸,中間的過程卻完全只有人性、只看到社會,而沒有上帝。此劇和原著中對於神和人的微妙關係,有趣且發人深思。

除了 Valjean之外就沒有真正的英雄了。領導革命的學生們看似英雄,但那只是以群眾和人的觀點定義的英雄。有理想、有熱血、有情操,也有壯烈的犧牲,但可以從 Turning Empty Chairs at Empty Tables 兩首歌中感受到,那只是一時的激情,真相是空虛和一點點荒謬。
這種對於群眾運動的態度,不知道是編劇 Alain Boublil 和 Claude-Michel Schönberg 所塑造出來的,還是 Victor Hugo 本身也這麼強烈。

執著的信念

另外兩個很讓人動容的角色,一個是 Javert,一個是 Eponine。

Javert 不是反派,雖然一直扮演著掣肘的角色,卻是另一種面向的英雄。正直、真誠、坦率、信仰證據、強烈的責任感,在群星的見證下,自詡為法律和正義的代言人。其實這樣就夠了!我不在乎其他的,在今天的社會他已經是個不折不扣的英雄!


不過這個理性主義的代表,並沒有得到雨果的喜愛。在賜給他惻隱、啟動他思辨的同時,也賜了他死,只讓這個英雄崩潰而不讓他重建。不過,至少還是個英雄式的崩潰,投塞納河自盡也算是個符合英雄高度的下場,為了堅持自己的信仰,信仰在人在,信仰亡人亡,夠壯烈,夠美。


劇中唯一真正的愛情,應該是 Eponine 的單戀,她也是我認為最悲慘的角色之一,悲慘的是一個無辜的少女所承受精神上的折磨和命運開的玩笑,正如畫家 Pierre Jeanniot 所言,Eponine 是苦難下的一朵玫瑰。

Eponine 的愛在劇中被視為後半段的劇情重點,堅強、勇敢、而不後悔的愛正好是我無法招架的類型,有幾個畫面是我非常喜歡的。
其中一個,是第一幕末段的 Love Montage,一堵鐵圍籬將空間和情感生冷地區隔開來,一邊是火花般的 Marius 和 Cosette,另一邊則是 Eponine 一個人忍受的孤單和煎熬、靜靜地等待。


寫給 Eponine 的歌曲和歌詞也都相當揪心,Marius 翻牆而入前丟下的一句 "Waiting here!",被 Eponine 幽幽地、淡淡地重複了一遍,那麼哀傷、卻又那麼堅定不移,光這句話就殺得我亂七八糟;之後那首 Eponine 在深夜的塞納河畔孤獨漫步時唱的 On My Own,也讓我想起自己多少個夜晚獨自沿著泰唔士河畔走回家的心情,雨後的人行道閃爍如銀河、對岸的燈火暈染了河面上的薄霧,美得孤獨,孤獨得美。

最後 Eponine 得以躺在 Marius 的懷中,不論她到底自私與否 (小說的情節),那是她應得的,做為她堅定而勇敢的最後獎勵。


亮眼的 Nancy Sullivan

那首殺得我簡直片甲不留的 On My Own,演唱者是倫敦的劇場新秀 Nancy,從BBC的某個比賽節目中嶄露頭角,去年才轉入劇場,在 Take That 的音樂劇《Never Forget》中飾演 Chloe,演技佳、唱功紮實、外型又亮麗,在英國巡演大受歡迎。

不過本人卻是非常親切!

當天演出結束後,我拉著同行的友人陪我去堵門,一到門口正好碰到 Nancy 換完裝走出來,一開始還害羞了一下不敢堵上去,沒想到她看我有點猶豫,反而主動跟我打招呼、給了簽名、還問我喜不喜歡當天的表演!
我超喜歡的啊 !!! 可惜遇到這麼隨和的演員,反而結結巴巴的什麼話都講不出來... 囧

 wooler.com

另外,飾演 Marius 的 Jon Robyns 也在門外被我遇到了,回到家之後爬他的部落格,才大驚發現他底子超硬的,竟然是《Avenue Q》OWC 裡面的 Princeton/Rod!只能說《Les Miz》的 Marius 沒有給他很多的表現空間,鋒頭都被 Valjean 和 Javert 搶走了,雖然 Empty Chairs at Empty Tables 也很有份量,卻不太容易讓人記得。

 wooler.com

音樂上的成就

1972年某日,紐約街頭到處都在談論一齣新上演的音樂劇,作者是之前一直默默無名的 Andrew Lloyd Webber,大家瞬間發現了他的才能,整個紐約的娛樂劇場為之瘋狂!Alain Boublil 和 Claude-Michel Schönberg 在朋友的推薦之下,決定進戲院一探究竟。
結束後,擅長作曲的 Alain 內心雀躍不已,他曾經有個模糊的想法要寫一齣理想中的音樂劇,一直未成形,當晚突然一切都明朗了:
以 opera 為基調、結合 pop 曲風、建立在一個史詩般的文本。

於是,有了《Les Misérables》。

《Les Misérables》的音樂風格,無論是在當年還是今日的劇場當中,都是非常獨特的!
首先是少有的宣敘詠嘆夾雜,名副其實的以 opera 為基調,難度高,直至今日都相當少見,少數幾齣成功的戲都能坐享票房、吃下大獎。其次是曲風多樣、反差大,鐵血般的節奏和絲縷般的旋律交錯,如 At The End Of The Day 這種節奏的音樂就相當特出,聽到的當下讓我不能自己地頻頻點頭,心中暗想:對!就是要這個感覺!
近十年來能與之匹敵的應該只有《Rent》。《Rent》的音樂勝在曲風更現代、更多元。有一點卻是《Rent》;無法超越的,就是《LM》針對角色、情緒、場景、情節給予特別的旋律!並且很多安排相當發人深省。例如將 Valjean 的重生和 Javert 的自殺安排同樣的旋律,歌詞竟然也相互呼應;又如,Valjean 前去解救被捕的 Fantine 時,與 Valjean 死前和前來賜給他解脫的 Fantine 的靈魂對話,也是一樣的旋律,同樣是一位解脫另一位的苦難。
荒謬用的是一個旋律,貪婪用的是一個旋律,正義用的又是一個旋律。細細品味它的原聲帶,每一次都能讀出不同的心得。

數十年音樂劇場,無人能出其右。

前文(2009.03.01 Carmen)中提到,英文版卡門的一個遺憾在於旋律和語韻不搭,這個現象在《LM》當中完全感覺不到。因為雖然首演是法文版,但在 Alain 和 Claude-Michel 兩人有心將《LM》推往倫敦西區和紐約百老匯的動機下,重新操刀翻修音樂、歌詞、和劇本,又「利用」了老喀在倫敦找了精通英文和法文的 Herbert Kretzmer,最後的完成品兩人都認為是真正使《LM》成熟的版本,更勝法文版。

舞台表現

不愧是老喀麥金塔,同樣是砸錢製作,砸出很多比韋大爺有意義的東西。
舞台轉盤就是一個很恰當的技巧,不僅可以快轉交代情節、濃縮這部橫亙二十年的史詩文本,更用不斷的轉動,象徵社會的殘酷、大時代的更迭、生活就是一直轉圈一直轉圈的無力。
Javert 的駭客任務式投河自殺、貧民窟一轉變成 ABC Cafe 再轉又是 Barricade 的設計,都很有巧思,也可以找到一些意涵。

訴諸至高的人性

這篇寫著寫著一直無法結束的心得,就讓我用雨果在小說中的序文來結束吧。
只要是法律與習俗所造成的社會壓迫還存在一天,在文明昌盛時期因人為因素使人間變成地獄,並使人類與生俱來的幸福遭受不可避免的災禍,只要-貧困使男人潦倒、飢餓使女人墮落、黑暗使小孩孱弱-這三個問題尚未獲得解決;只要在某些地區還可能發生社會的毒害,換言之,只要這世界上還有愚昧與悲慘,那麼,像本書這樣的作品,也許不會是沒有用的吧!
所以,悲慘世界最深層的理想到底是什麼呢?道德非道德,罪又不是罪。
或許是訴諸至高的人性吧。
待我十年後再來思考。


好吧,我承認,我整個被 Nancy Sullivan 的簽名收買了.....
http://en.wikipedia.org/wiki/Les_Miserables
http://www.lesmis.com/

2 則留言:

  1. So you are planning to come to London again???

    回覆刪除
  2. 好吧 我低估舞台劇了^^" 本來有想在London看Les Miserables, 但是本對舞台劇興趣就不高, 加上覺得看這齣好像有點太普通XD

    假若跟我去看悲慘世界, 有沒有很悲慘啊? (誤)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