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日

2009.03.31 Saturday Night

Saturday Night

Stephen Sondheim

Venue: Arts Theatre London

Cast:

Gene Gorman David Ricardo-Pearce
Helen Fogel
/ Helene Forrester
Helena Blackman
Celeste Joanna Hickman
Florence / Female Vocalist Charlie Cameron
Ray / Male Vocalist Harry Waller


一齣輕鬆小品,一窺大師Sondheim 年輕時就已與眾不同的作品風格,簡單地幽了資本社會一默。

Stephen Sondheim這個名字對我們來說或許並不熟悉,但他卻是美國音樂劇場界最重量級的作家。
<Saturday Night>是Sondheim 在24歲時所寫的第一齣音樂劇,原本預計可以在1955年的百老匯上演,卻因為製作人意外去逝而取消。這一取消,就讓這齣戲的初登台延宕了五十年,直到近年來才在倫敦西區小劇院和紐約外百老匯重新上演。

緊接著<Saturday Night>之後,Sondheim 的下一個百老匯作品,就是為大名鼎鼎的<West Side Story>作詞(1957),當時他才27歲。
接下來的三十年中,Sondheim 不斷嘗試編劇、作曲、作詞,創造了許多百老匯中最紮實且雋永的音樂劇,而他最顛峰的作品,就是在1987年的東尼獎頒獎典禮上殺得韋大爺的<歌劇魅影>措手不及的<Into The Woods>!

1955. Broadway Production; 1997. Broadway Production

Sondheim 不喜歡過於庸俗的商業化音樂劇(註1),他的作品都會帶有一些觸發觀眾思考的議題,這個風格,從他的第一個作品<Saturday Night>當中就已經可以看到!
<Saturday Night>的故事背景是在20年代末的布魯克林,和落成不久的布魯克林大橋一橋之隔的曼哈頓是迥然不同的兩個世界。
Gene 和他的一窩朋友們是辛苦的勞工階層,每天到曼哈頓去打拼,當服務生、電梯員、或收銀員,這時曼哈頓的社會結構卻有重大的變化:隨著美國過去幾十年的經濟發展,中產階級財富藉著股市快速累積,社會開放,娛樂觀念逐漸普及,婦女意識也跟著抬頭。但這卻絲毫沒有影響到East River 對岸的布魯克林。依然保守、依然窮困、這群單身漢在週六晚上依然無伴、依然無處可去...
Gene 嚮往曼哈頓的花花世界已久,學有錢人們穿著他連租都租不起的燕尾服、開著借來的名車、溜進高級的宴會,甚至,學著膨脹自己的身價、以不切實際的"信用"和"未來現金流",付他住不起的公園大道豪宅房貸,更在華爾街投機性地孤注一擲!

1955年的觀眾們都知道1929年的華爾街大崩盤,但上述的這段情節,在今日的倫敦,又何嘗不是令人如此的熟悉!
歷史總是不斷地重複,重複著人性的弱點和記不住的教訓!
當然,東窗事發了,但就在Gene 即將面對詐欺坐牢、甚至一度想舉槍自盡時,保守窮困的布魯克林社區卻以在曼哈頓消失的傳統美式人情味接納了他,並在幸運之神的眷顧之下驚險地渡過了財務危機,使得Gene 終於認清自己,回到踏實的生活。

劇情架構簡單明瞭,不花俏,卻也並不淺薄。許多深刻的思考,Sondheim 透過前衛的音樂搭配扼要的歌詞精準地衝擊觀眾。為什麼說音樂很前衛?因為Sondheim 在50年代就大膽地將爵士樂風實踐在音樂劇裡!
當觀眾的胃口還停留在輕歌劇轉型風格時,Sondheim 在<Saturday Night>中的爵士樂嘗試,既是忠實反映戲劇時代背景的Jazz Age風格,也同時展現了他日後作品皆不斷挑戰商業主流品味的膽識!
這也是為什麼他能以24歲之齡,就有機會在百老匯發表作品的原因吧!可惜這齣戲當年並沒有真正上演,挑戰的結果無從知曉。
歌詞部分,有兩首歌特別有趣。
第二幕的 "Our Kind of a Neighborhood" 和 "What More Do I Need" 隱約呼應著Sondheim 兩年後為<West Side Story>所寫的兩首歌"America" 和 "Gee, Officer Krupke"。
當年輕時的衝勁、樂觀、和理想,碰上社會中扭曲而帶著荒謬的務實利益...
(哈!這就是我在前篇文章中所說的"紐約客的焦慮",跟在<Rent>、<Avenue Q>中嚐到的味道幾乎相同。可見紐約客一整個世紀都在焦慮...)
Sondheim 的兩齣戲的共同點,是每個角色們最後都"成長"了,終於了解到未來在等待他們的世界並不是他們所想像的那樣...不同點是,<West Side Story>是以悲劇結尾,<Saturday Night>則是在輕笑聲中收場。


值得一提的是,本劇沒有編制樂隊!
所有演員都是邊唱邊彈琴、邊對話邊打爵士鼓、邊演戲邊吹薩克斯風!
要找到這麼多才多藝的卡司群還真不容易,給導演Tom Littler 拍拍手!



除了樂器之外,舞蹈在戲中也占了很重的分量。
當然,我們不可能癡癡地期待演員們又會演、又會唱、又會彈、還要會跳,所以幾位演員的一些肢體動作我並不滿意。
但就來說最亮眼的那位好了,是演Florence / Female Vocalist 的Charlie Cameron,動作柔軟協調又自然,當然,她是有舞蹈背景的,劇中也有一段不是Florence 身分的芭蕾舞,但所謂肢體動作的好,是演Florence 身分時的亮眼。卡司中很明顯的是她專門負責舞蹈部分(還身兼編舞助理,真是個榨乾每位人員的小型製作),唱歌不是她的專長,歌聲很明顯的被Helena Blackman比下去了。



最後,
其實我個人認為我對這齣戲看得並不夠深入。
看了TimeOut 專業劇評家的劇評,才發現如果多懂一些美國(西方)社會在20世紀早期的背景知識,還可以讀出更多的衝擊,包括當時的電影明星、酒吧文化、高等教育的階級落差、個人主義瓦解社會互信、逐漸開始腐敗的公權力、以及布魯克林加入紐約市的愛恨情仇。
我哪知道這些啊!
不得不更加地佩服Stephen Sondheim,24歲啊!(再大叫一聲)

參考連結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Saturday_Night_(musical)
MTI: http://www.mtishows.com/
TimeOut: http://www.timeout.com/
MusicalCriticism: http://www.musicalcriticism.com/
[註1] "Sundheim talks.And Talks. And talks." OrlandoSentinel.com

2 則留言:

  1. 人家24歲寫出這麼有深度的東西,我24歲還在寫school report....

    回覆刪除
  2. 人各有志咩! 無須爲了24歲大叫 XD (b/c I'm......much older....orz)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