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4日

2009.09.09 Breakfast at Tiffany's

Breakfast at Tiffany's
by Truman Capote
stage adaptation by Samuel Adamson
at Theatre Royal Haymarket

Cast:

Holly Golightly Anna Friel
William Parsons Joseph Cross



或許是Canary Wharf 風險規避的心態也感染了West End,繼上半年幾齣叫好卻不叫座的劇目黯然認賠殺出後,新推出的劇目轉趨保守,有基本市場、有觀眾群、不退流行的傳統大戲加上大卡司和老演員們成為製作人的最愛。除了莎翁、契柯夫之外,還有什麼會比經典電影更安全?
於是,一系列的電影主題出現在知名的大戲院上,<Breakfast at Tiffany's>、<The Shawshank Redemption>、<A Streetcar Named Desire>等等,在西區閒晃,一時之間有分不清某棟建築到底是theatre 還是cinema 的錯覺。


早在兩個月前就預訂了<Breakfast at Tiffany's>首演場的票,09年9月9日,為此還錯過了一位朋友在劍橋的婚禮,滿心期待以這齣戲來揭開九月"West End 電影節"的序幕。
然而,它卻出乎我的意料地,完全不是來自電影,而是直接來自小說!
這個驚喜,似乎也出乎各大劇評家意料,截至發佈為止總共過了五天,到現在還等不到任何劇評,難道劇評家們也在卡彈嗎?!?

奧黛莉赫本的第凡內早餐的確是永恆的經典,但稍加比較後卻會發現,為了適應60年代仍相對保守的大眾品味,電影中的角色塑造和劇情架構已經和小說的內容和精神大為不同。
因此,本劇在各種層面上,也和觀眾心目中的那部經典電影大異其趣。

消失的月河

原著小說其實是風格輕淡而帶著隱隱批判眼神的小短篇,1958年由Esquire雜誌刊登,後來才出單行版而大賣。之後被好萊塢的派拉蒙集團看上,但公司評估報告認為"...is more a character sketch than a story."[1],小說像是缺乏劇情的人物側寫記錄,遂找了George Axelrod將之改寫,加入了劇情高低潮和好萊塢式的商業光暈。

其中一個面向,也是我最喜歡的面向,是電影所透出的溫馨。公寓不是冷漠的、Tiffany & Co.是充滿人情味的、公立圖書館的輕鬆嬉鬧,整個紐約就像縮小了一樣,成為Holly 和 Fred 的兩人世界。而經典的電影配樂<Moon River>,娓娓道出心中的夢想和現實的一絲孤寂,在片頭,是紐約清晨寧靜的甦醒,在片尾,則是漂泊的人找到了港口、得到了依靠。華爾滋的韻律,也使<Moon River>成為紐約夜晚經典的浪漫。

雖然很喜歡,溫馨卻不是原著的精神,月河更不是Holly 在原著中所唱的歌。Although it's real, it's a phony. Well, it's a REAL PHONY!

當這次的劇場版<Breakfast at Tiffany's>開演後,觀眾馬上就可以意識到與電影的不同。以William 為敘事中心的劇情,由回憶的方式揭開。公寓是冷漠的,國吉先生不是諷刺插畫中的那個矮小暴牙的日本人,而是個不太露臉、不跟鄰居交談、特立獨行的攝影師;Tiffany & Co.並沒有幫兩人刻字,而是冷靜地將兩人趕了出門;圖書館就是個死氣沉沉的圖書館,沒有簽名、沒有嬉鬧、也沒有爭執;湖畔的一小景讓紐約也不像紐約。Samuel Adamson 把電影中的紙醉金迷和羅曼蒂克該還原的地方幾乎都還原了。似乎是為了表演上的需要,加上小說真的過於側寫,整體劇情還是依稀照著電影版的安排在推進,但在氣氛上,像是抽真空般地把電影的溫馨抽離舞台,這個真空沒有被填滿,此處像小說一樣,劇情和情緒都留給讀者和觀眾很多自行演繹的空間。

相信這種詮釋,是比較接近作者Truman Capote 對這個故事的看法,畢竟對於電影,他說
"The film became a mawkish valentine to New York City, and as a result was thin and pretty, whereas it should have been rich and ugly."
"[Holly] is not a chic or lean bone-faced Audrey Hepburn; she's a smart girl, but smart in an entirely different way." [1]

或許此劇的寫實風格加上不完美結局的苦澀惆悵,才是小說的精神。

令我小小失望的是,<Moon River>也在這個原著與改編的拉扯當中被捨棄了。電影中,<Moon River>可以說是全劇的主導動機了,聽完這首歌也就可以等於重溫一次電影。舞台上,Holly 在自家窗台上彈唱的歌,我後來才知道真的是Rodgers and Hammerstein 寫的音樂劇<Oklahoma>中的歌曲,這是忠於原著小說的呈現,但卻與劇情脫節而沒有張力。在這個狀況下,我倒寧願Samuel 和導演Sean Mathias 稍為放下他們自己所謂"忠於原著"的堅持,好好地、負責任地,用一首經典好歌、或另一種主導動機,為自己的舞台詮釋下一個適當的註解。

赤裸的 Holly Golightly

奧黛莉赫本在電影當中,黑色禮服的形象是永恆的經典。此外,她在電影中的演技也相當值得讚賞,一顰一笑,在優雅的舉止中充分表現出Holly 的天真與任性。雖然是個交際女郎,卻能讓人感覺到她心中仍然有純真的情愫;雖然將名利掛在嘴邊,卻還是能讓人看到她那莫名堅持的可愛。這是赫本的Holly。以今日的眼光來看,赫本將這個角色表現得非常adorable,既有暗示又毫不輕慢,恰到好處。但60年代的觀眾可不認為,當年保守的風氣還無法接受這個風格,赫本因為角色的爭議性以及畫面呈現的煽情而被排除在奧斯卡獎之外。

舞台版由安娜佛芮來詮釋"忠於原著"的Holly。坦白說,這個Holly讓我"無法接受"。說話的語氣更為辛辣,行為舉止更為世故,讓人打從心底認為她是個勢利、市儈、喪失純真、充滿目的、沒有感情的都會妓女。那場裸戲,是我最無法接受的部分:不僅僅是因為身為演員在舞台上面對觀眾的裸,更是因為我心目中的Holly 不應該隨意地對鄰居展示裸體而毫不在意。這個市儈而赤裸的Holly,在今天這個已經相對開放的時代中,能被觀眾和劇評家接受嗎?我懷疑。

為什麼<Breakfast at Tiffany's>不論在哪個年代,總是要挑戰觀眾的尺度呢?



導演Sean Mathias 的製作

雖然對劇本的詮釋多有微詞,對整體製作上倒是相當認可。

設計師Anthony Ward 將舞台分成上下(前後、主副)兩個區域,有鏡頭切割的效果,也利於將不同時、空的場景同時置於舞台上,對本劇來說是一個絕佳的解決方案。

劇中的檢場和路人角色多著軍裝,仔細看還有陸海空之分,除了營造出50年代的戰爭背景之外,Holly 在酒吧內與水手們調情周旋更有一種說不出的曖昧和性暗示。

整體演出相當流暢,對於一齣切換於現實和回憶、旁白和獨白之間的戲來說,這種流暢性實屬難得。

演員方面,除了安娜佛芮的演技以及為戲的犧牲值得加許之外,男主角Joseph Cross 的演技也不容忽視,從老男人演到年輕人、再演回老男人,雖然難度不及黃韻玲在<人間1>的角色,整體表現還是讓我很佩服,尤其是看節目單上的演員介紹,他竟然還小我一歲!超齡演出的難度是相當高的,沒有人生體會硬要裝老成,只會失敗得很可怕,但Joseph 只有在酒醉的那場戲裡讓我覺得不真實而已 (好孩子,大概從來沒有真的醉過),在年齡的轉換上完全沒有問題。另外,Joseph 也有一場裸戲,這場裸戲倒是表現得讓人很能接受,很有"娛樂"效果,不像Anna 裸得那麼令人錯愕。

總結

想要回味經典電影的觀眾可能會被嚇一大跳!
雖然標榜更忠於原著,卻似乎沒有切出自己的詮釋角度。製作方面堪稱佳作,演員表現也都有中上水準。
然而,太出乎我意料了,不予置星。

參考資料

官網: http://www.breakfastattiffanys.co.uk/
[1] Sarah Gristwood, "The Breakfast at Tiffany's Companion", 2010.Oct., Pavilion Book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