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9日

2009.10.08 Wind Shadow

Wind Shadow
by The Cloud Gate Theatre of Taiwan
at Barbican Centre



表演結束後,第一時間的感覺還可以,但是沒有到令人想要用力鼓掌的程度,
相對於觀眾席中少數人的歡呼和standing ovation,我的反應顯得相當疏離。

不錯是不錯,但是感覺沒到。
"我覺得還好耶,呈現的方式是新方式,但是整個感覺好像沒有突破性的東西,
怎麼說呢,就沒有很喜歡。"

"我倒是滿喜歡的耶"
朋友很篤定地說,
"他情緒的醞釀很細緻,每一個時刻都有牽引著觀眾,整體堆疊相當完整。"
"還有,可能因為有拍片的關係吧,我比較注意他光影和聲音的運用,"
"例如,他如何利用亮來呈現暗的概念,或是用有形的物體去捕捉無形的風動和光線,
反射的視角、背光的效果、色彩的投影等;"
"配樂打破了音樂的傳統概念,用風聲、嬰兒哭聲、無線電、爆炸聲,
甚至是舞者在地板上的唏嗦,和肢體的律動創造出一種節奏。"
"有時候,就連劇場中短暫的靜默,都表現得若合符節。"

我無法否認,只好認真地點點頭。
回家後,發現朋友的Facebook 狀態改成"Wind Shadow is a great show!",
聽了精闢的解說,又想到他當時那副篤定的樣子,我點了"推"。

雖然如此,我心中還始隱隱覺得這齣舞給我的感覺不夠到位,
到底哪裡不到位卻又無法說明白。
或許,我在去看舞之前,帶這太高的期待了吧。
這種期待,或許反而是個成見,是種觀賞時的框架。
我期待的是更多主動思想的舞,
那種除了有視覺上的震撼之外還能跟觀眾的思想對話的舞。
不是說這齣舞沒有思想內含,它從冥想式的誕生為出發點,
以黑白、有無、明暗的交互運用帶出探討善和惡、生和死等二元對立的可能性,
但在流轉之間,總覺得畫面是畫面、意境是意境,兩者之間有點脫節。
還是我太愚鈍,無法體會"禪"的奧妙?



與其他我看過的雲門舞蹈比較起來,這齣的"舞"的確少了點。
除此之外,有點不像雲門的原因可能是蔡國強害的!
雲門與蔡國強的合作,
讓他把擅長的煙火式的光影、奧運開閉幕型的旗陣、和爆炸聲響帶入了林懷民的靜謐,
這對雲門來說似乎暴力了一點。
把"聲光效果"加強,對於明暗、善惡、生死、戰和、動止、噪靜之間的衝撞和探討,
就自然會被觀眾雙眼所見給稀釋了。

寫了半天,把自己的文字又刪又改,還是寫不出想表達的那種不足感。
或許,舞蹈這種表演藝術本來就是超越語言的溝通,
要再反過來用語言描述,失真是必然的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