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5日

Liang/Maliphant/Wheeldon

An Evening Featuring Fang-Yi Sheu and Yuan Yuan Tan

2013/11/14 at Sadler's Wells


儘管 Mixed Bill 在歐洲是很普遍的形式,且能感覺出許芳宜&藝術家在國際上選擇合作演出 (Collaboration) 為主的走向,但看著片片斷斷的許芳宜,實在是心癢難搔。多麼期待能在沙德勒之井這舞蹈殿堂看到許芳宜完整的獨舞或編舞作品,或至少能有更多時間投入 Collaboration 的創作過程,而不再只是做為一位舞者來跳其他編舞家的舞碼,真正讓國際看到這位來自台灣的現代舞大師。

2013年11月7日

[英國衛報] 沙德勒之井的新十年擴展計畫

原文:http://www.theguardian.com/stage/2013/nov/05/sadlers-wells-theatre-new-dance-venue-london

世界知名的專業舞蹈劇院英國倫敦沙德勒之井,近來計劃擴增一座 500 席的中型場地,以因應年齡層逐年擴展的倫敦舞蹈觀眾群。


倫敦的舞蹈殿堂沙德勒之井近日表示,藉由擴增一個新的表演場地,使其擁有的舞台總數來到四座,並投入更多資源於製作新舞作,它將再度確立倫敦在世界當代舞壇中的領導地位。

2013年6月1日

DESH

by Akram Khan
at Sadler's Wells, 2011/10/07, 2012/10/03, 2013/06/11


孟加拉裔,卻在倫敦出生、成長、訓練,進而成為英國近年來最重要的舞蹈家,阿喀郎汗 (Akram Khan) 以這齣成名以來最成熟也最成功的作品,探尋在英格蘭 (England) 和孟加拉 (Bangladesh) 之間,內心深處真正的家鄉之土 (DESH)。

2013年4月27日

Merrily We Roll Along

Music and Lyrics by Stephen Sondheim
Book by George Furth
2012.12.13 at Menier Chocolate Factory, London


當代音樂劇的詞曲大師史蒂芬桑坦 (Stephen Sondheim) 生平寫了無數經典的大作,《拜訪森林》、《瘋狂理髮師》、《西城故事》、《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以及《Saturday Night》等,都是和主流百老匯商業娛樂價值有所扞格、卻又能在那資本主義之林獲致成功的代表作。然而這齣寫於 1981 年的經典音樂劇《Merrily We Roll Along》(中文或譯《友情歲月》),在百老匯首演時卻反常地遭受慘敗。據說當時由於敘事線太過複雜使觀眾難以理解,演員們還必須穿上寫著角色名稱的戲服T恤在台上演出。也不知道到底是因為劇情複雜還是因為穿T恤這個天才點子(誰想出來的...),總之當年總共只演了16場就夭折,創下桑坦生涯中最慘的紀錄,也讓這齣作品被打入冷宮。這一封存就是十年,直到 1992 年被英國導演 Michael Grandage 看上,大膽重新製作後在倫敦西區上演,才終於獲得觀眾和劇評的一致讚賞,不僅讓本劇獲得平反,更再度擦亮史蒂芬桑坦的招牌。當年在劇中飾演女主角的 Maria Friedman 在又過了二十年後的今天,演而優則導,選擇以這齣《Merrily We Roll Along》作為她劇場導演的處女作。這次的製作,除延續了 Michael Grandage 的成功模式,更加入了 Maria Friedman 當年從女主角瑪莉身上來看故事全貌的獨特視角。

行車記錄

台南人劇團。歐美當代經典第貳號作品
2013/03/29 at 衛武營


幾乎忘了台灣劇場有多麼精彩,台南人劇團的《行車記錄》及時提醒了我。

2013年4月24日

Sunken Garden

2013.04.15
at Barbican Centre
by English National Opera
Music and film by Michel van der Aa
Libretto by David Mitchell



1896年第一部電影在倫敦的劇院上映,觀眾看到向鏡頭急駛而來的火車嚇得奪門而出,那是世人第一次在劇場中體會到實境錯覺 (elusion of reality)。接著電影有了色彩、有了聲音、有了特效,人們不再有錯覺,但電影卻更加真實。2009年詹姆斯卡麥隆創造了《阿凡達》的 3D 世界,從此觀眾開始戴上 3D 眼鏡看電影,2012年李安的《少年PI》再集 3D 技術之大成,將藝術和視覺表現帶入另一個層次。於是,不僅電影在一個世紀當中排擠了劇場而成為大眾的通俗娛樂,3D 技術更成了當今賣座強片的標準條件。

2013年1月22日

Les Misérables

the film
16/01/2013 at Barbican
with screen talk by Eve Stewart


《悲慘世界》就算不是我這輩子最愛的音樂劇,也絕對是對我而言意義最深的一齣。不同的卡司、不同的製作、不同的場次,跟不同的朋友或跟自己,投射到不同階段的人生。每一次都像是沿著一條熟悉的路徑卻走出一個獨特的旅程,或是拈起記憶中的素材而在夢境裡畫出一幅獨特的風景那樣。儘管一看再看,每次都讓我很珍惜,每次都有深刻的體會。